中国大蒜第一村”:大蒜带来大变化

2020-09-12 07:23:55 来源: 【 】 浏览:8145次 评论:0

在被金乡县鱼山街道百姓称为“都大道”的省道S346上,860余亩村域土地上云集着110余家企业,全村80%家庭拥有冷藏加工企业,年冷藏大能力近30万吨,固定资产6.5亿元,年工业总产值7.2亿元,年销售额逾20亿元,年出口量8万吨。400多栋朱砂红外立面的乡村别墅,见证着全村三代人50年的创业故事。这里就是崔口村。

崔口村种植大蒜的历史还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,只不过难成规模。直到80年代,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韩允其不想让大家伙再穷下去,试着带领村民种植甘蔗、莲藕、大蒜等经济作物。1982年,吃了20年救济粮的赵方斌跟着老书记韩允其带头种大蒜,还包了几户村民,并给村民免费发放蒜种。第一年就大获成功,每亩大蒜的收益比3亩小麦的收益还要高。几年下来,韩允其发现种大蒜收益较高,于是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:扩大大蒜种植规模,搞活村集体经济,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。

眼看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,周边村庄、乡镇的村民纷纷效仿。产量有了,规模大了,销路却成了问题。当时,村民将大蒜拿到村头路边去卖,逐渐形成了金乡县第一个大蒜“马路市场”。但供大于求难免价低,这时,韩允其有了这样的思路:年轻人出去跑市场,老人守好家搞好种植。于是,赵方斌用诚信和过硬的产品引来了客商,也为“蒜都大道”带来了车水马龙。后来,赵方斌也成立了自己的冷藏公司。

在村“两委”提议下,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以“企业+村集体+农户”的模式将集体土地作价入股,让村民人人持股、个个当家。崔口村860余亩土地基本都用于建设与大蒜相关的产业,每年村民股利分红近220万元,人均分红2000余元,户均分红5800余元。除了每年以土地入股分红、在村里企业打工以外,村民们还能够以配资的形式将分红再次入股企业,实现“钱生钱”,他们的腰包也更加鼓了起来。

在崔口村,村民们不仅腰包鼓了,而且还有了满满的幸福感。中午时分,记者走进村里免费的互助养老院,见到老人们正在吃午饭,芹菜肉丝、西红柿炒鸡蛋、凉拌木耳,健康又美味,关键还不要钱。作为农民出身的“养老院院长”赵方斌,年轻时为全村的大蒜产业出过力,年过六旬功成身退,最割舍不下的就是村里的婶婶大爷们。如今,68岁的他在养老院义务劳动,不领一分钱工资,负责80多个老人的饮食起居,每天忙忙活活,乐乐呵呵。看到叔叔婶婶们吃得好,过得开心,赵方斌感觉退休生活很“值得”。

在崔口村鲁峰集团包装车间里,工人们正娴熟地将一颗颗发酵好的大蒜包装入箱,准备发往全国各地。村党支部书记韩勇介绍说,黑蒜是以新鲜生蒜为原料,在发酵箱里发酵90至120天制成的食品,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。而在另一家大蒜加工企业,直径五六厘米的大蒜从机器出来后,发生了各种变化。这边,有的变成1毫米厚的蒜片,有的被粉碎成规格80至120目的蒜粒或120目以上的蒜粉。那边,用进口食用油烹制油炸蒜粒和油炸蒜片,炸一遍换一次油,时间误差不超过1秒。

“这些产品主要出口到日韩用于做料理,每吨价格达4万多美元,附加值提高了10倍”,韩勇拿起一片蒜让记者品尝了一下。

村里的大蒜深加工产品多达40多种,辐射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日本、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,并与韩国及东南亚、港澳等地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常年业务关系。不断壮大和完善的产业链背后是强劲的科技支撑。韩勇告诉记者,崔口村现有国家实验室资质农产品检测中心、山东省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山东省院士工作站、山东省农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各一处,高端科研人才50余名,申报国家专利30余项。

为了主动迎合市场变化,如今的“中国大蒜第一村”不仅有大蒜还有食用菌。在慧农菌业,正通过发展新兴产业,实施“强村帮带”工程。崔口村联合鱼山街道1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成立合作社,以土地、现金等形式入股慧农菌业,由慧农菌业提供大棚技术、菌种等,采用统一标准种植并签定销售合同,增加崔口村集体收入100多万元,其余入社的15个村集体收入增加近50万元,惠及万名群众,探索出一条“强村帮弱村、大村带小村”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。(记者 徐斐 通讯员 王允欢)


我来说两句 不管本信息如何,都邀请您在下面说几句...
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